久爱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十章 民同忾 复仇雪恨蛇山下

二十、民同忾复仇雪恨蛇山下
西江月;

百姓难消余怒,人民伤痛难抚.不杀倭寇心何舒?强盗安能宽恕?

烽火血腥焦土,波澜岁月绝殊。悲歌一曲正评书,抗战英雄千古。

上回说到21师自常德出发,一路上顶烈日,冒余暑,忍饥渴,挥汗水,过大河,跨平原,行军近半月。于九月一日抵达武昌。62团驻蛇山脚下,1营驻阅马场。

由于日军占领武汉已久,逃往他乡的百姓们虽然正在陆续返回,但街上仍然是狼籍不堪,商贸冷清,市场萧条,车疏人稀,房破墙惨,满目萧然。只有三三两两的日军悠闲自在地在街上,胡同里,草地上和江边溜达,等待着回国的命令。不时发出一阵阵狂笑。不知道他们因何而笑,见到中**队也苦无其事。日军的战马放任在江边,啃着野草,晒着太阳,无人看管。

再说投降后的日军,真是凶残变成了友善;野蛮变得温顺;狂傲变成了礼貌,主人气变成了仆人相。我们住下安顿好后,去日军澡堂洗澡,和在后来相处的日子里,日军无论在哪里遇到中**人,总是“咔”的一声立正,低下头去。等中国人走过去了,才抬起头来挺着胸脯往前走。有些中**人节俭,有鞋舍不得穿,爱穿草鞋。日军见了,没有发笑,反而肃然起敬。指着草鞋,翘起大拇指说:“你们中**人的很艰苦。大大的,高尚的。”

对于日军的友善,礼貌。开始时,**总是视而不见,置若芒闻。日子久了,自然也予以还礼,点头微笑。清除了日军对**的担心和防御。却难以消除中国老百姓对日军的仇恨。逃难的百姓全都回到了自己的家园。街上的人一天天多起来,市场一天天繁忙起来。开小卖行的,开酒店的,摆小吃摊,摆杂货摊的,各种经商的,应有尽有,市井一天天繁荣起来。

几天来,62团团部频频收到日军的抗议函,说他们不断地有士兵失踪。他们断定是62团的士兵所为。请求下令立即停止这种小偷行动。

这天,连部来了两名团部的参谋,干事。问连长祝庆桢道:“祝连长,你们连是否有士兵外出,并在外出期间打死了日军?”

祝庆桢莫名其妙道:“士兵外出,打死了日军?我们机枪1连没有这种事。每天除有伙夫们出去买菜外,没有人外出。”

团部的人向祝庆桢说明了情况。祝庆桢到各排了解,结果谁也不知道。

各连均未查出结果。

团长李佑清仍感到惹事的连队在隐瞒情况。他召集各连长去团部开会,讲道:“日军不断地有人失踪。这种事肯定是我们的士兵干的。老百姓不可能干这种事。日军虽然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可他们已经投降了。我们是国家的正规军,不要干这些小偷小摸的事。那不光彩,有损我们**的形象。要打就和他明里打,正规的打。总之,人家已经投降了,我们不能这样对待人家。”

祝庆桢回连召开全连大会。会上,他完完本本地转述了团长的话。大家仍感到奇怪。相互开玩笑地问:“是不是你干的?”“是你干的吧?”

团部又派人去各街道各胡同和市场上去走访调查,原来是市场的人干的,由于日军放松了对**的戒备。对老百姓更没防范之心。闲着没事,总爱到街上溜达闲转。逛市场,买小吃。有的还走进很深的胡同里,有的去江边闲坐钓鱼,有的去酒店喝酒,也有的去茶馆喝茶,悠闲安然。且有人单独或两人行动。百姓们发现这种情况觉得有机可趁。就自发地组织起来,准备报复日军。并有比较周密的计划。

据调查得知:一天,两名日军钻进了一条摆有杂货摊的巷子,巷子深处有叫卖的,有唱歌的。两日军直朝巷子深处走去。突然间,被百姓拦住去路道:“此处不许过,转回去!”

两日军无奈,只好转身往回走。又有几名百姓拦住退路道:“此处也不许过,转回去!”

日军惊慌之际,从侧面又冲出几名百姓,用绳子套住了他们的脖子,七手八脚地将日军按倒在地,捆了个结实,吊了起来。男女老少拿着棍棒齐上前,将两名日军活活打死,丢在深水沟里。又继续做自己的生意。

日军也经常去街上买蔬菜。这天下午,三名日军推着小车来买菜,发现原来卖青菜的摊子换了,挪到里边去了。日军就到巷子里边来买菜。妇女们正在给日军装菜,突然三名男人各持一把刀从屋里冲出来。日军毫无戒备,被一顿乱刀桶死。

晚上,就用日军买菜的推车将三具尸体推去扔在长江里。推车就放在江边。有意造成日军的误会,以为他们的人是在江边失踪的。

东湖也常常有日军在那里钓鱼。这天,几名日军又在钓鱼。几名中国百姓拿着渔杆,唱着歌儿也来到湖边下杆。开始时,百姓日军互不理睬。各自等候鱼儿上钩。等着,等着,百姓们主动和日军搭起话来。一个个笑嘻嘻地朝每个日军身旁凑过来。日军也笑脸相待,毫无防备。当百姓们都把渔钩放到湖里时,突然有人高喊:“看,那边有什么?”

日军都抬起头来朝远处张望,百姓们同时掏出匕首刺向日军,日军被杀死后推入湖里。百姓们迅速离开返回。

有些日军爱喝酒,经常有日军进酒店喝酒。一天黄昏,一家酒店来了四名日军,点了几个菜,正喝着酒,店老板出来给他们斟酒。劝他们多喝,夸他们海量。日军当然很高兴,就大喝起来。不知是店家在酒里下了药,还是日军真的喝醉了,不一会,四名日军爬在桌子上不动了。里屋出来几名男人,操起凳子一顿乱砸,四名日军就永远地不动了。

日军各部频频出事。有士兵,也有军官,突然失踪,下落不明,查无结果。引起了日军的警觉。都不敢随便出动上街。若要外出时,总是分小队,集体出行。除不携带武器外,军服、军帽、马靴全部穿戴整齐,走在街在,迈着整齐的步伐,挺着胸脯,昂着头,目不斜视。显示出虽败但军人气质不减的精神。遇到中**人,集体立正,点头后,又继续齐步向前。

日军改变了出行方式。百姓们也改变了报复方式。

成群结伙的小孩们常常到日军军营里去玩,去捉迷藏,日军不理他们。他们钻进日军的粮仓,悄悄朝米袋上撒尿,日军不知道,做成饭后,吃不成,认为粮食发霉了。

有些孩子兜里装着沙,跑到日军食堂里去玩。见伙夫们不注意时,就朝他们的饭锅里,菜盆里撒一把沙。伙夫们只是劝阻,不敢发脾气。孩子们跑出院子,拾些石子朝院子里,窗子里乱扔。日军苦不堪言,怒不敢言。只盼早日回国。

日军终于知道所有的事情都是老百姓所为。他们仍然是毫无办法,只有忍气吞声。担心类似事情再次发生,日军军官来请**出面制止老百姓的行动。师长郭会昌答复道:“老百姓的行为,我们军方不便出面。如果我们出面制止,老百姓会骂我们是汉奸走狗。”

日方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悻悻而去。

话虽如此说,郭会昌还是令人从侧面说服百姓。这天,李佑清请来几位社会名人和领导了解情况。李佑清道:“老乡们,日本人侵略中国进武汉多年,给你们带来了很大的灾难和痛苦,他们在中国犯下滔天大罪。那些都是他们当官的指挥的。我理解百姓们的心情,都痛恨日军。可他们现在已经投降了。我们不能再暗中报复人家。

一名地方官接过话道:“我们早就盼望**打回来消灭日本鬼子,替我们出口气。可你们来了,对日军不理不睬。你们手里有枪有炮,鬼子从你们面前经过,你们都不打。这是什么道理?你们是什么军队?难怪有人说蒋委长消极抗日,这,我可是亲眼看见了。你们是不抗日。”

李佑清耐心解释道:“各位老乡,我们不是不抗日。人家已经认输了,已经投降了,我们不能……”

不等李佑清说完,一名老者抢着说:“管他投降不投降,他们杀了那多无辜的老百姓,他们的手段太狠了,太惨忍了。难道我们就这样轻饶他们?”

李佑清进一步解释道:“各位父老乡亲,这是国际公约法规定的。一方投降了,另一方不得对对方采取军事行动。日军不久就要撤走回国。以后就太平了。好了,今天就说到这里,请大家回去吧。”

百姓们仍不理解。临走时,那位年龄最长者念念地道:“真是太便他们了。”

中国百姓暗地里袭击日军的事,和师长郭会昌的回答令日军军官极不愉快。在向**移交军火物资时,也暗中耍诡计。

欲知日军耍什么诡计,且听下回。

最新更新
热门小说推荐

鐜嬪涓?蹇冨甫鎴戝ず鍌?

濮滀竷缂︽拺鐫?涓嬪反鐪嬫矇鐫′腑鐨勯瓘鍒欓劄锛屾?庝箞鐪嬮兘鏄粷绛夌殑涓扮淇婃湕锛屾寫涓嶅嚭涓?澶勯敊鏉ャ?? 鍙亸鐢熷氨鏄瀻浜嗐?傚ス鐣ュ甫閬楁喚鐨勬姎杩囦粬鍚堢潃鐨勭溂锛屽嵈琚竴涓嬫姄浣忥紝缂撶紦鐫佸紑鐨勭溂锛屾竻婢堟槑浜紝鍚潃涓?浜涜濂瑰績灏栭ⅳ鐨勬俯鏌旇湝鎰忋?? 浠栭亾: 鈥滃か浜洪潚澶╃櫧鏃ョ殑锛岃繖鑸挬鎷紝褰?.....鐪熶互涓烘湰鐜嬭兘涓?鐩存妸鎸佸緱浣忓悧锛熲?濄?愬睍寮?銆戙?愭敹璧枫??

万神系统

"/< >meta property="og:image" content="http://www.aiquxs.com/files/article/image/103/103279/103279s.jpg

此生挚爱小竹马??我还在,你呢

他们青梅竹马了十五个春夏秋冬。 她把他当哥们,她以为他把她也当哥们。 没想到,他说:“我一直在啊。” 她这才蓦然发现,她最爱的人,原来是在她心底藏了整整十五年的他。 她扑进他温暖的怀中,‘包袱剪子锤’是他给她最美的表白。 他有磁性的嗓音在她耳边响起:“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她浅笑:“喂!小竹马,我们一直在一起好不好。” “好……” 时光不老,我们不散。地球不灭,我一直在。 此文为左莜恋系列之一,完结后还会有左莜恋系列之二。 系列之一是青春校园,系列之二是总裁文,人物还是这两个人,但是内容为二人几年后的事。也请多多支持。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