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十一章 情急之下
[[[CP|W:550|H:440|A:C|U:
]]]果然此山是座宝山,山上有云亭。山下有略择不绝的人群,好比一座繁忙的海港,码头上装卸着一包包柔软的货物。
这时,大汉仰头望了望那盏琉璃宝灯,那灯接连闪了两闪,他立即吹了一声口哨。远处回了两声。
大汉好像听到哨子响后,才向探亲的人群讲;“下去吧,”
众旅客闻听大汉放行,本想问明原因,大汉催促着:“快下,让你们下,就赶快下,”
“下……”王二又泛起嘀咕,大汉虽然没有喊叫“上”,可是,这个“下”字……同样犯忌讳,难道大汉真的是土匪?
为何山间挂着琉璃灯一盏?
为何大汉吹一声哨子,山下却回了两声,这是暗号,灯和哨子都是传递信息的。
对了,土匪活动是团伙,一帮一群,这位大汉是放哨探路的。他吹了一声口哨,是送去了信息,意思告诉同伙,“买卖来了,”
山下回了两声,“已经做好了准备,”
那一定是不下了口袋,等待着过往人群进入,自己不能走。可是,旅客不清楚,忧心忡忡,由于回家心切,慌慌张张往山下赶去。
“快下,”大汉竟然对着王二大喊一声。
王二闻听所言,又琢磨开了,李公子曾经交代,“叫你下,你莫下,”这位大汉不正是喊叫“下”吗?
此刻,他心里犹豫不决,本想停止脚步,又怕真的遇上土匪,那可是有命难逃。开始怀疑李子金的预测,会不会有误?
“快下,”大汉再次催促,好像不肯放过王二似的。因为,他感到好奇,其他旅客听到“下”子一个个争先恐后,唯独王二愣着不走,所以,特意催促一人,“这位大哥怎么啦?犹豫什么,下啊!”
“下……”王二终于明白了,这是对自己发出的信号,随即蹲下身来,干脆不走了。李公子的话必须遵照执行,刚才过江就是教训,船家对着自己喊叫“上,”不是很灵验吗?
谁能想到,渡船到了江心。竟然被巨浪打入江底。
大汉对王二喊叫“下”,岂不让自己犯忌讳。
大汉见王二蹲下身来,问道:“为何不走了?难道不想早点赶回家?”
“不想,”王二嘴里讲的和心里想的是两样,其实,非常着急,他怕李公子的预言真的兑现了,既打听问:“山下到底发生了什么?”
“没什么,”大汉不肯讲出原因,还是一个劲的催促王二,“要下,快下……”
王二闻听所言,竟然站着不动了,“不下!”
“告诉你,”大汉心想,自己本是好心好意,让你们早些赶路,没想到你还不领情,随讲道:“可要等待好长一段时间。”
“等就等呗,”王二眼睛翻了一下,心想,他可能不是土匪,倒像是位好人,随采取开玩笑的试探一句,“大哥的嘴巴太臭了,谁让你喊叫‘下’呢,兄弟听到‘下’就害怕,所以,偏不‘下’,”于是,干脆坐下来,拿出点干粮吃起来。
“不知好歹的家伙,”果然大汉被激怒,瞪起圆圆地眼睛,并没动手,只是骂了一句,“看来你是被下(吓)大的,或者跟着糙,”
王二终于清楚了,大汉不是土匪,可是,为什么在此拦路?向旅客喊叫快下呢?
这时,大汉又开口讲话了,他的语气缓和,好像作出解释,“好心好意让你下山,好早些赶回家。可是,你偏不下,不下就算了,大哥告诉你,要等多长时间可没个准,说不定等到午饭以后了。”
“等就等呗,管他什么时间呢,”王二心想,自己下山还要别人安排,如果他再次催促喊叫“下”呢?
闽南山区的金秋是最美的,那里生长着一种桉树,是我国稀有树种,可以做重要纸浆材料,一簇簇桉树叶黄透了,加上一片片黄熟了的庄稼,更显得大地一片金黄。
对,不能等到他喊叫“下,”看看那群旅客下山的情况,会不会遇到土匪?如果没有情况,自己立即下山,于是,他背起行李正准备下山。
突然“轰”的一声巨响,震得王二两只耳“嗡嗡”直响,紧接着,山下腾起一股浓浓的黑烟,逐渐上升,往四处扩散……
王二肩挎行李,朝浓烟处观看,原来山下正在路口开矿炸山,那远处放光的是金子,莫非这里是金矿,大汉是负责安全的,在此路口把守过往旅客的安全。
其实,大汉出于好心,趁着上炮与下炮中间的时间,也是一段安全时间,让旅客赶紧下山通过。谁知,祸从天降,一个未响的哑炮突然爆炸。
谁知,祸从天降,一个未响的哑炮突然爆炸。
炸山开矿的人们见出现了百年不遇的重大事故,立即停止炸山放炮,统统来到现场查看情况,查原因处理事故。
这时王二感到安全了,才背着行李下山,在路过事故发生地时,瞪眼观看;那些下山的旅客,成了一具具,他们被哑炮炸死了,如果不是李公子提前算出,躺着的应该是王二,即使被乱石砸死,还不知怎么死的呢。
那些炸死的旅客们,岂能想到,一个哑炮会突然爆炸呢!事情偏偏就是那么巧。它与汶川地震有什么区别,那里的乡亲们,能想到会突然发生大地震吗。
王二低下头来,为死去的同胞祈祷,停了一会儿,只有带着伤心离开。由于回家心切,还要继续赶路,不能帮忙。
他回想起此事,心中害怕,摸了摸自己脑袋,接连两次都与死神擦边。
他不愿再想那惊人的一幕了,眼见到家,大难不死,即将与妻子团聚,一定要开开心心,随抬头望天空,一缕云丝也没有,天显得更蓝了。
这里好熟悉啊,那满山万紫千红的果林,柿树上挂满了灯笼;梨树上挂满了黄澄澄的娃娃头;桂圆树上缀满了红玛瑙;驰名中外的“红元帅”压弯了枝条。
他无心欣赏,脑子里还是离不开那惊险的一幕,咋那么巧呢,在回家探亲途中,接连发生两次重大事故,都被自己撞到。多亏李公子先知先觉,告知王二对着干,才避免杀身之祸。常言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可是,王二没有后福,灾难刚刚过去一半,谁知往后还要发生什么事故呢?
常言道;人的命天注定,躲是躲不掉的,按照李公子告知的预言,不打折扣也就是了。于是,他快步如飞,火速往家赶去,终于在傍晚前,来到家乡岭地。
他走在暮sè的乡间小路上,踏着熟悉细长的田埂,闻着醉人的稻花香,浸润在无边的晚霞之中,那颗心,仿佛已经飞到了家中……思想似乎也已停止,只无缘无故地把这夕阳留住,把这晚霞留住,甚至于每一个瞬间。
不多时,他回到了阔别三年有余的家,首先要看望rì夜思念的父母,这才是做儿子的义务,尽孝道儿子不能,看望一眼是必须的。
父母见儿子王二回来了,赶紧让儿子坐下,问寒问暖。
他向父母叩头问安,“儿子不孝,不能在跟前伺候父母,身体还好吧?圣人道;父母在不远行,不孝之子给父母叩头谢罪。”于是,跪下连连磕头作揖。
“起来,起来,二老身体挺好的,请我儿务须挂念,”老母亲赶紧把王二扶起,“还是到前院看看妻子儿女们吧,小孙子还不认识你这个爹呢!”
“谢过父母亲,孩儿外出时,儿子刚刚出世,这时也不过四岁,岂能认得爹呢。”王二心里高兴,当即辞别父母,“孩儿失陪,到前院看望儿女们去了。”
“去吧,”父母怎不明白儿子的心思,说看望儿女是假,其实思念妻子是真,随催促道:“赶快去吧,儿媳妇带着孙子天天在门前盼望……”
他走出后院,往前院赶去,隔着院墙看到了,中秋节已经来到农家小院。有了节rì的气氛了。你看,那挂在树上的一串串金黄的玉米,好像热情地向王二打起招呼。一颗颗黄灿灿饱满的玉米粒儿向自己展示中秋特有的姿sè。
妻子就是勤快,我们家的屋檐下,节rì吻着辣椒的脸,火红火红的,像一挂挂等待王二点燃的鞭炮。
中秋节,已轻轻地扑上妻子的脸上,你看;她笑容满面,出门迎接王二来了,首先一个祝福,“亲,回来了,
王二听到一个“亲”字,已经钻心入骨了,高兴的问了一句,“你好吗?”
“好,好,就是孩子想爹,”她不说自己想男人,把思念推到孩子身上。
王二心情喜不自禁,望着久别重逢的妻子还是那么深情,竟然流出了多情眼泪,如果不是两个子女在面前,早就抱起亲热。那是久旱遇甘露,泪水滋润着夫妻二人的心。
妻子年轻轻的守寡,那rì子是怎么熬过来的?她顾不得许多了,立即丢下孩子,抱起王二痛哭,话别相思之情,心里纵有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讲起。
yù知后事
请看下章
民间小调,
[sp=http://player.ku6/refer/xKYW1tN8MgjqvFSj/v.sw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