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爱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辩理大会

两日后的一大早,艾画早已在门外等候多时,李不伟与周进一家人告别后,便与艾画分乘两车直奔临安而去。
李不伟看了一会,脸上现出一丝笑意。这画是他昨天为周依依“画”的,使用了最高分辨率的打印效果,出来的效果和杂志封面不相上下,李不伟又为周依依设计了一些e,试穿了无数次不同颜色的衣服,照了十多张照片,最后从中选了一张最好的打印出来,周依依又找郑永江做了个框子将画固定在里面。

李不伟这样想着,心里暖洋洋的,自己来到这个世界,周进一家人一直没与自己分开过,这次虽然短暂分离,李不伟自己也感觉有些不舍,或者说有些不知所措。

到了第二天上午,李不伟一行人抵达临安,距离辩理大会只剩一天了。几人在客栈安顿好了,闲着无事,艾画便陪着李不伟在临安大街上随意闲逛。南宋虽然军事上羸弱,但繁荣程度却是当时世界第一。由于耕种土地减少与丝绸之路的阻断,南宋被迫转向以商业经济尤其是远洋贸易为主的商业经济模式,商人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最大的解放,并最终取得了商业经济的大繁荣,而且其中不乏北方来的商人,但并没有见到小说中所说的金兵在大宋地盘上棋行霸道。

李不伟看着眼前这繁华的景象,心中异常沉重,脚步也不由得慢了下来。的确,按原历史,这种繁华最多再持续几十年,就将转入元兵的统制,大批汉人将被屠戮,这种繁荣昌盛也将不复存在。

艾画看李不伟闷闷不乐,便叫下人去一家酒楼订了席位。

这酒楼名字叫“醉仙楼”,李不伟觉得好像在哪里听过这个名字,一时又想不起,便懒得再想,与艾画二人走了进去,随便叫了几个小菜。

邻桌坐了几个儒生打扮的人,正围着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敬酒,只听其中一人说道:“正卓兄,明日辩理大会,听说皇上要赠朱老夫子为太师,并追封信国公,再改徽国公,可见当今皇上对我等理学之士甚地看重,只不过这朱老夫子却也赶不上先儒张子从祀孔庙的荣耀,明日辩理大会,我等定要大施辩才,绝不可输给了他人。”

旁边有人附道:“是啊,皇上要的就是百家争鸣。明日辩理大会,皇上正是要从理学中悟出治国之道,我等定要全力以赴。”

李不伟前日做了一整晚的准备,对宋朝的理学已有了大概的了解。在《大百科中是这样说的:宋元明清时期的哲学思潮,又称道学。它产生于北宋,盛行于南宋与元、明时代,清中期以后逐渐衰落,但其影响一直延续到近代。广义的理学,泛指以讨论天道性命问题为中心的整个哲学思潮,包括各种不同学派;狭义的理学,专指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以理为最高范畴的,即程朱理学。北宋以后社会经济政治展的理论表现,是中国古代哲学长期展的结果,特别是批判佛、道哲学的直接产物。理学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它持续时间很长,社会影响很大,讨论的问题也十分广泛。当时,理学流派纷纭复杂,北宋中期有周敦颐的濂学、邵雍的象数学、张载的关学、二程的洛学、司马光的朔学,南宋时有朱熹的闽学、陆九渊兄弟的江西之学。尽管这些学派具有不同的理论体系和特点,但按其基本观点和影响来分,主要有三大派别,即张载为代表的气一元论哲学;二程、朱熹为代表的理一元论哲学;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心一元论哲学。

现在听了这些人的谈话,李不伟知道这些人所说的朱老夫子指的就是朱熹。朱熹继承以往的学说,又独立挥,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后人称为程朱理学。

只听艾画说道:“这些人应该是关学派的人了,其创始人张载被封为明公,后又赐封眉伯,从祀孔庙。不过关学派自从张载去世后,其传人青黄不接,再加上朱程理论日趋完善,这关学已是穷途末路了。”

李不伟“哦”了一声,心道:“原来又是些孔孟传人之间的较量,明日辩理大会这些人难免争得面红耳赤,我对这些东西又不感兴趣,明日只便罢。只是这皇帝要将理学作为治国之道,其实也未必不可,但仅靠这理学,又怎么能治国安邦呢?”

第二天一早,早有人前来通报,参加辩理大会的所有人都前往辩理院。原来宋朝的历代皇帝都没有成立辩理院,到了赵昀手上,对理学大加推崇,只不过此时尚未确立程朱学说至上,仍然在各学派之间听聚众家之长,因此特意修了这辩理院,今年是第一次辩理大会,自然是十分隆重。

在历史上,赵昀亲政时,史弥远作为辅政大臣,独揽了朝中大权,赵昀皇帝实际上只是一个傀儡,原历史上在赵昀即位十年时,史弥远去世,这才罢黜史党、亲擢台谏、澄清吏治、整顿财政等等改革措施,至于后期,朝政相继落入丁大全、贾似道等奸相之手,最终导致亡国。但此时理宗尚未亲政,想来才有时间造这辩理院吧。

李不伟等几人收拾妥当,便跟着来人前往辩理院。李不伟颇为兴奋,倒不是因为参加这辩理大会,而是听说皇帝要亲来听辩,李不伟第一次见到历史大人物,心中自然要激动一番。

到了辩理院,官兵守卫森严,所有人都被搜身以确认没有带兵器。待进去后,只见一大群人在大厅前等候。李不伟一眼便认出了昨日被称为“正卓兄”的那位中年男子,“正卓兄”身边围了一帮儒生打扮的人,而另外一边也有一个大约二十多岁的白衣年青公子,身边也围了一大帮相同打扮的儒生。两帮人不时向对方递与鄙视的眼神,但都是文雅之人,倒不会动起手来。

另外还有一些僧道俗儒之人,但这些人气势就没刚才的两帮大,都是零零散散地聚在一起,估计都是些小的学说门派,皇帝为了博众家之长,只要是一派学说,便都请了过来。

又过了一会,只听得有人传唤:“参加辩理众人,请进大厅。”

艾画与李不伟随着众人一起走了进去,这厅也不小,整整齐齐摆放了几十张桌椅,正前方的高台上早已站好了龙椅,专为皇帝准备的。

众人落座未久,使听得传礼太监的声音尖叫道:“皇上驾到!”

李不伟忙随送众人跪下,等到旁边有人低低暗示道:“起”,众人便齐整地喊道:“吾皇成岁万岁万万岁。”李不伟边喊口号,边低着头想道:“T***,这是我这辈子第一次下跪,没想到竟然跪了皇帝。”

李不伟正胡思乱想着,突然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缓缓说道:“都平身了吧。”

李不伟抬头一看,顿时吓了一跳,这皇上不是前几日的那位黄大人又是谁!李不伟惊讶之余,转头看着艾画,艾画极不自然地咧了咧嘴,又眨眨了眼,便危襟正座,一动也不动了。

接下来便是辩论开始,先是一些小门派讲了一些其理论,有的是一些混浊之初,盘古开天,女娲造人之类的传说,只不过版本不同,自然又演变出许多门派。再就是佛家的轮回学说,几位高僧演说完毕后,又念了一段佛经,李不伟便有些昏昏欲睡了。

突然,李不伟听到一个哄亮的声音道:“贫道全真教丘处机,蒙皇上赏识,既然前来参加辩理大会,便也说两名。”

李不伟闻言吃了一惊,抬头看去,见一个花白胡子的老道,看其年纪大概已有七八十岁了,却站得笔直,大有道骨仙风之气。

丘处机接下去也讲了些道家理论,李不伟没太注意听,只想着这丘处机历史上的确有其人,只是没想到自己今日竟然遇见了,但年龄却比想象中要大许多。

其实历史上的丘处机,除了道家学说外,最大的事迹便是随成吉思汗西征了。成吉思汗派人持诏书相邀,丘处机带弟子十八人前往。历时三年,行程万里,七十四岁高龄的丘处机终于会成吉思汗于雪山。丘处机每每进言:“要长生,须清心寡欲;要一统天下,须敬天爱民。”此讲深得成吉思汗赞赏,口封丘处机为“神仙”。在丘处机的影响下成吉思汗曾令“止杀”。后来,丘处机回到燕京,奉旨掌管天下道教,并持旨释放沦为奴隶的汉人和女真人三万余,解救了大批汉族学者。

就在李不伟思索间,已是昨日见到的那位‘正卓兄’站了起来,说道:“在下金正卓,我关学派认为,太虚之气才是万物的本原,世界万物,皆有气组成。混沌之气组成宇宙,组成我们所见到的万物,所谓太阳,月亮,星星,以及我们所处的大地,甚至我们自己,都是由太虚之气所组成。宇宙之初,本是混沌之气,后来或聚或散,便组成万物。天地之性来源于太虚之气,而人存在于天地之间,便也是由太虚之气所组成,我们的身体,其实与这大地,日月一般无二。太虚之气决定天地之性,而天地之性决定人之心性。因此若要了解人性,先需了解宇宙之性,如能洞察得出这浩瀚天地之机理,便自然可推理出万物存在的原因,以及其展规律了。”

话音未落,便见刚才那位白衣公子站了起来:“在下朱宣,乃朱老夫子之曾孙,正卓兄方才说到,万物由太虚之气所组成,不免显得有些故作神秘。其实,万物皆有理,只有格物穷理,并遵循天理,才是真、善、美。而破坏这种真、善、美的便是人的**。正所谓“存在理,灭人欲。理是宇宙万物的起源,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他有不同的名称,如天、道、上帝等,而且他是善的,他将善赋予人便成为本性,将善赋予社会便成为“礼”,而人在世界万物纷纷扰扰纵横交错中很容易迷失自己禀赋自“理”的本性,社会便失去“礼”,所以如果无法收敛私欲的扩张,则偏离了天道,不但无法成为圣贤,还可能会迷失世间,所以要修养、归返、并伸展上天赋予的本性,以达致仁的最高境界,此时完全进入了理,即天人合一矣。无意、无必、无固、无我,则无论做什麼都不会偏离天道了。”

旁边有人哈哈一笑,李不伟听到一个略带沙哑的声音说道:“在下陆清风,两位此言差矣,何为宇宙?何为万物?所有的这些,只不过是人对外物的认知,人的思维意识决定对世界的认知。在人看来,所谓的万物,都是人的内心所想。我们日常所见,小到车船鸟兽,大到江河湖海,以至整个大地,甚至天上的繁星,都是出于我们每个人对世界的认知,正所谓,吾心即是宇宙。”

朱宣反驳道:“按两位之言,一说为太虚之气是万物之本,另一说为人的内心才是万物之源,但请问一句,为何我们所感知的世界不是另外的样子?为什么树叶是绿色的而不是黑色?为什么月圆月缺每月一次而不是两次?这说明万物都在遵循一个理。”

只听陆清风哈哈一笑,说道:“朱兄说得好,为何月逢初为缺,逢月中又为圆?何来月?一年十二个月,正是古人依据月的圆缺变化而定,世上本无年月之说,只是我们观察月有阴晴圆缺,本季交替变更,便自然有了年月之说。”

朱宣一时语塞,不知如何作答,却听到金正卓接口道:“既然如此,敢问陆先生,明月当空,该是从何处来?古人看月之圆缺,便定了每年十二个月,但可知月亮本身便是宇宙之气所组成,没有这组成万物的气,又哪来月亮本身,又如何能看月之圆缺呢?敢问陆先生,若世上无本物,何来人的自我认识。况且,人为何会产生意识?如果脱离了人的躯体,又何来认识可言?”

此时其余门派之从多已停嘴,只有金正卓,朱宣,陆清风这三派之人唇枪舌箭,辩个不停,三派中十几人已争得面红耳赤。李不伟听了一会,便知这是些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的辩论,过了一阵,甚感无聊,便独自一人喝起茶来,突然,众人已辩到天地万物,阴阳调和的话题上。

只见一个年约六旬的老头子颤巍巍地站起来,说道:“老夫吴子理,对朱公子之言论深表赞同。所谓存天理,灭人欲,大抵人有身,便有自私之理,宜其与道难一,无人欲即皆天理正如朱夫子用饮食为例所言,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男人娶妻,便是娶来作为配,若娶了失节者,则其自己也是失节者也。”

旁边有人笑问道:“寡妇贫苦无依,难道也不能再嫁?”

吴子理摇了摇头,正色道:“绝对不能,有些人怕冻死饿死,才用饥寒作为借口,要知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李不伟起先听到“存天理,灭人欲”,觉得耳熟,心道:“按理说,在封建社会中,最纵欲的当数皇帝了,哪一个不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不知道这些皇帝是如何来灭自己的欲的?”后来李不伟又听到吴子理说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八个字,心底突地一震,心想正是这些狗屁礼教让中国女子近千年来深受其害,又想起前些日子林香儿的遭遇,心中一阵怒火再也无法按捺,霍地站起,大声说道:“什么失节事大,纯粹是狗屁理论!”

他此言一出,满堂皆惊,众人见他言语粗俗,都噤了声,齐刷刷地看着李不伟。李不伟也感觉自己有些反应过度,脸上一红,正待坐下去,却见吴子理已气得脸色红,跳了出来,气急败坏地道:“你……你是何人,竟然如此放肆!如今不说得清楚,休想再坐下去。”

李不伟便也不坐下,他心中仍然怒气未消,心道:“就你个糟老头子,还有什么资格谈论妇人失节之事。”他此时也顾不得太多,心道反正老子光棍一条,来到这世界上又无亲人,也不怕触犯了你们的礼教道德,当下冷冷地道:“在下李不伟,认为你刚才所言便是狗屁不如,若你不服,我来问一句,既然你口口声声说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那可是这些妇人的性命也比不上所谓贞节了?”

吴子理一怔,点了点头道:“正是!”

李不伟仰天哈哈一笑,说道:“可笑啊可笑,按你们的理论来说,宇宙万物都讲个阴阳平衡。正所谓有白天就有黑夜,有水就有火,有阴就有阳,有上就有下,有内就有外,这两方面即是相对,又是相合,缺了一方,则另一方便不成立,甚至不复存在,这便是天道。上天造就了阴阳平衡,却被你们这些无知之辈所破坏,还在这里恬不知耻地讲什么天道!”

吴子理闻言,直气得浑身抖,李不伟不待吴子理回答,又接着道:“这世上之所以有男子与女子,便是顺应了这阴阳平衡,倘若无女子,人又岂能得以传宗接代。”

李不伟刚说完,却见一四十多岁的中年儒生站了起来,向李不伟施了一礼,说道:“这位李公子看似能言善辩,所说又句句在理,在下董方文,有一事想不太明白,还请公子释疑。”

李不伟见这董方文举止沉稳,听了李不伟所言也不像众人一样气急败坏,便也一回礼,客气地问道:“不知董先生所谓何事?”

董方文说道:“按李公子所言,可是认为这男女该是平等的?”

李不伟一怔,说道:“正是。”心里却在想着这董方文肯定是有所准备,看来所要问的问题也不容易回答。

果然,董方文接着问道:“既然如此,请问李公子,既然男子平等,为何自古以来,子女兼从父姓,而不从母姓?为何行军打仗全是男子?便是今日在此参加辩理大会之人,也无女子,如若女子对此有异议,为何不见有女子前来参加辩理大会据理力争?”

李不伟倒没想到董方文会问这种问题,正思索着如何回答,却听董方文继续道:“况且各行各业,凡有所建树者,皆为男子,不知李公子作何解释?”

李不伟闻言,哈哈大笑,却不回答,心中只想着这样笑下去也不是办法,终究得想个说辞才是。但这董方文所言又句句是实,让人咋听之下又无从反驳。

众人看李不伟只是哈哈大笑,不知何故,心想李不伟也许早已胸有成竹,因此众人都盯着李不伟,待他笑完,看如何回答,却不知李不伟是一时想不出措辞,故以笑声掩盖。

过了片刻,只见李不伟笑声顿住,脸上却仍带着笑容,说道:“董先生此言差矣!你方才所说之现象,正百这男权日盛的当今所体现出来的表象,而董先生又以此来作为论据来反驳,真是典型的双重标准。”

吴子理听到此话,高声说道:“当今大宋皇帝陛下召集众位理学之士前来参加辩理大会,所用之标准,自然是我大宋的标准,又哪里来的双重标准?”

李不伟心道:“你们这些老家伙还真是难缠,看来今日不说服你们,我所学的知识便是白学了。”想到此处,李不伟环顾四周,见众人正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便向众人说道:“各位,试看天地间的动物,可见哪种动物有过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做法?狼群为了生存,往往成群结队,团体合作,虽然雄雌偶有分工,却并无尊卑一说。再说,赛马往往又多以雌马参赛?而且,各位身上所穿皮衣,难道还要考证这皮是取自雄性还是雌性?各位吃到嘴里的肉,难道还要问清这只动物是雄还是雌?即使问了,如果这只雌性动物曾与不同雄**配,便觉得是失了节,因此将吃进去的全吐了出来不成?”

李不伟这话虽有些强辞夺理,但众人听了又觉有趣,在场的一些年青人有的已笑出声来。董方文见状倒也不生气,说道:“人是万物之灵,自然与这些动物不同。”

李不伟又道:“既然今日是辩理大会,便从这一个来说,你们刚才讲到,万物皆有理,又说道存天理,灭人欲,难道这天理之下所产生的人类,有了**就是错的,便要灭了其**?既然如此,说明当初造就人类时的天理也是错的,又何必要存天理,却灭人欲呢?更何况,为人所不齿的低等动物都能做到雄雌平等,而身为万物之灵的人难道连动物也不如?依我看,将这等论调比作狗屁,却也是侮辱了狗。再说,按你等论调,想必也选一只公狗的屁吧”

话一出口,李不伟也有些后悔,毕竟这种观点已有几百年历史,在当时人们心中根深蒂固,自己这一番话出口,又带着些侮辱的语气,不知道又要招来多少指责怒骂,光是众人的唾沫星子也要将自己淹死了。李不伟偷眼看向理宗,却见他并不生气,反而甚觉有趣地看着台下诸人。(此处注:赵昀的庙号为理宗,死后的称呼。但水浒等书也直称皇帝庙号,因此本书中以后也以庙号称呼宋朝皇宗,以及金国皇帝。)

但吴子理却受不了了,听得李不伟如此强辞多理,又出口粗俗,所举例子又是些或猪狗,他这斯文之人又如何能以此为据再做深入来反驳,当下一时不知如何辩解,心中一急,竟然晕了过去。

旁边的人看这吴老爷子晕了过去,顿时手忙脚乱,而这辩理厅也没准备大夫,谁能想到辩理过程中竟然有人会晕倒呢,好在吴子理只是一时气急攻心,没过多久便醒了过来。

此时正值中午,便有太监宣布午饭时间已到,众人就在这辩理大厅上用餐,但席间仍有人三三俩俩地议论刚才的话题,吴子理气呼呼不吃一口,竟然提前走了。

其实李不伟对窃不通,他若是以理学之道与众人辩论,恐怕会输得体无完肤。但此时他口出粗言,众人又如何会与他一样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因此李不伟其实多少显得有些无赖,众人虽然心知肚明,却一时也找不出理由来反驳这些粗俗的藉口。而那些真正饱学之士却又不屑于和他一般见识,心想这年青人竟敢如此口出狂言,竟敢得罪了天下人,想必是有些来历,又或是另有目的,此时且不与他辩驳便是。

吃完午饭,有太监示意众位噤声,理宗坐在龙椅上,面带微笑说道:“此次众卿前来参加辩理大会,朕很是高兴,今日朕有两件事要告诉众卿。”说完,对随身太监点了点头,便见那太监拿出一道圣旨,众人跪下,待圣旨宣读了出来,果然如昨日金正卓等人所说,理宗赠朱熹太师,追封信国公,改徽国公。一时朱宣等人喜不自胜,面上露出洋洋自得的神色。

只听得理宗又道:“这第二件事嘛,便是朕前日得到一幅奇画,众位卿家里有不少画艺高之人,不妨评点一下。”

李不伟心中一动,莫不是那张死狗的画?

原来徽州程太守得到了李不伟的画后,将艾画大为夸奖了一番,连说此话买得值,他虽然也喜好书画,但想此话如此精美,天下少有,便将画献给了理宗。理宗也是爱好书画之人,常效仿其祖宋徽宗,虽然瘦金体写得离他祖先差很远,画得也远为不如,但也算得上是步入一流书画家的行列了。那日理宗得到了这张画,太为惊叹,追其来源,却是艾画在一个茶摊旁从一个乡下少女手中所购得。理宗一声令下,务必找到作画之人,因此朝庭上下齐心协力,都在打听这幅名画的作者是谁,遍寻江南画家,却无一人以画死狗而闻名。

这时,早有太监用盘子端着画,小心翼翼地给众人一一过目,众人轮流看了,啧啧称奇,有人当场高声叫好,都恭喜皇上得了一幅奇画。更有人本身也是画家,看了此画后顿时呆若木鸡,心想自己一生以画家自居,看来这一辈子也别想达到这种境界了,倒不是这画的意境如何,便是这逼真程度,自己是万万难及了。

待众人都看过了,理宗笑道:“其实这作画之人,是属于喷墨派的,今日就在众位之间。”

众人听后,都相互打量着,看这作画的到底是哪位高人,但他们又从未听过各大画派中什么时候出了个喷墨派。李不伟也吃了一惊,待看理宗时,正微笑着向自己点了点头,李不伟只好硬着头皮站起来,道:“这画是我……在下画的。”

众人一惊,看李不伟年龄不大,最多二十岁,刚才与吴子理辩论之时,尚可说是少年人气盛,强辞夺理,但他年纪轻轻,又怎么可能做出如此的画来?

李不伟倒有些不好意思起来,道:“皇上,其实这一次,小民又带了一幅画来,比上次的那张要好些。”

宗大喜,叫人递了上来,一看之下,竟然惊得“呀!”了一声,半天做声不得。细看了一炷香功夫,才回过神来,已是出了一头的汗。待传给台下的众人看后,都惊呼不已,一时间整个讲经殿内惊呼声一片,更有人激动得抢天呼地,痛哭流涕。

原来李不伟采用了最高分辨率打印在a4纸上,又是半身像,画面清晰之极,就连周依依瞳孔中反射出的对面桌椅家具都看都一清二楚,而那几百万根头,竟然每根都描得清清楚楚,众人看了不震惊才怪。

其实作画一道,并非以画得逼真为上技。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无论谁也不可能画出如此的画,因此太过逼真反而又成了珍品了,众人又怎会不惊为天作?

待传到丘处机身边时,李不伟特意观察了一下,只见丘处机也是神色一震,但又马上平静下来,仔细地看了一会,抬起头来看着李不伟,目光中尽是赞赏之意。

台上台下一时沸沸扬扬,都忘了这次是来参加辩理大会的,一时间竟然成了赏画大会。倒是理宗清醒得快,高声说道:“其实李卿不光画作得好,而且另有奇技。这几日在临安出现的一种叫自行车的交通工具,便是李卿所明。”

虽然自行车刚传入临安没几天,但却已家喻户晓,参加辩理大会的人十有**都知道此事的。台下众人又是一阵惊叹之声,过了片刻,只听众人中有一个声音大声道:“李公子既然在作画上有如此功力,今日又来参加辩理大会,想必对这理学之说,也一定有所见解了?”

李不伟转头一看,却是那位金正卓,他这时也正看着李不伟,眼中颇有不服之意,大概是在想,你虽然画作得好,又胡乱讲些粗俗之言逼得吴子理无话可说,但今日却辩论大会,总不可能让你一直胡搅蛮缠下去吧。

李不伟正犹豫,便听理宗道:“方才听李卿与吴老先生之辩论,想必在想必是有所建树,不妨大胆说出来让大家见识一下。”

李不伟正犹豫着,但看理宗目光中净是鼓励与期许之意,而他又多少准备了一些,当下便点了点头,站了起来,环顾了一下四周,朗声说道:“其实刚才各家学派的学说,都有些道理,但都是不正确的。究其原因,却是对这所谓的宇宙认识得不够透彻,或者说,以目前的知识是不可能认识到其本质的。”

此话一出,满殿皆惊,就连宋理宗也面露不信之色。只听得金正卓大声问道:“敢问李公子是哪一学派的?”

李不伟脱口而出:“我是科技派的。”

注:文中的辩白都是作者自己胡乱编的,不过理学的知识来自真实资料。真实情况中,可能主角会被驳得哑口无言,但为了顺应情节展,只由让主角获胜利了。不过,这种情况也是有可能出现。)

热门小说推荐

我家后门通异界

周一白农村老家的住宅后门连通着另外一个异世界。有天使,有精灵,有人族,还有住在地下城的地精等等各种智慧土著。本来他只想靠着搬运异界的土特产在现实生活中发家致富而已。但是随着事情的发展远远超过他的想象,于是他决定.........

情书

日本神户,渡边博子在未婚夫藤井树的三周年祭日上又一次陷入到悲痛和思念之中。博子在藤井树的中学同学录里找到了他在小樽市读书时的地址。由于抑制不住对爱人的怀念,博子按着这个地址给远在天国的藤井树寄去了一封充满问候和思念的书信。 不可思议的是,不久博子竟然收到了署名为藤井树的回信。经过进一步了解,这个藤井树是一个年轻的女子,而且她还曾经是男性藤井树的同班同学,原来是博子从同学录中误抄了她的地址。为了多了解一些男友在中学时代的情况,博子继续与女性藤井树保持书信来往。而藤井树在不断的回忆中,竟逐渐发现中学时代那个和自己同名同姓的少男曾经对自己产生过一段真挚的感情 《情书》由一个同名同姓的误会开始,通过两个女子书信的交流,以含情脉脉的笔触舒缓地展现了两段可贵的爱情。女主角博子对藤井树的眷恋,两个藤井树之间朦胧的情感,都没有由于藤井树的意外死亡而枯萎,而通过细腻感人的影象深深地印在每一个观众的心里,永远不变。 在精心描绘爱情的同时,岩井俊二还着意表现了对逝去岁月的怀念和追忆。《情书》正象普鲁斯特那本小说的名字,追忆着似水的年华。过往的爱情和青春也正是在主人公的回忆中才逐渐清晰、复活。与现实相比,影片中的过去更为明快优美。在那一幅幅唯美的画面中,漫天飞舞的片片樱花,暗生情愫的少男少女,都唤起我们的无限遐想。而《情书》中所构筑的那个美好的中学时代,可能也正是岩井俊二和很多人最为温馨纯洁的回忆。 《情书》中对过去的追忆和有关生死的描绘都极具东方气质,含蓄优美、感而不伤地表达了故事的主题珍惜有限的生命和宝贵的爱情。

农家灵田

被前女友欺骗了三年感情的陈韬,悲痛的回到老家发展,意外得到了祖传的龙玉,获得了小空间,从此开始了种田大业,养殖山鸡,山猪,开面馆,身边美女围绕,一路上暴打二代公子爷,各国势力宠宠欲动,最后陈韬成为了华夏的守护者!...

逍遥天医

意外撞见女友和工头在办公室鬼混,又遭狗男女暗算生死一线,却不料机缘之下获得天医传承,从此逍遥花都!清纯校花?温柔御姐?高冷总裁?你们喜欢我什么,我改还不行么……...

重生之重整三界

逍遥仙帝顾长生刚飞升神界,与人争斗时,意外达成愿望,重生回地球,弥补前世遗憾。从下界(下界为仙界之人对俗世界的称呼,下界又分世俗界和修真界)世俗界到修真世到仙界再到神界,一路纵横。顾长生不想修真界、仙界、神界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伤害他的亲人和朋友,也想给后来的飞升者留下生机,发誓要给三界建立秩序……...

七零军嫂凶凶哒

《七零军嫂凶凶哒》上辈子为了嫁给陆燃,张杏榕坐了三十年的牢。耗尽一辈子的青春,换来的是他转身娶了别人。重生后,张杏榕发誓,再也不会重蹈覆辙!她要努力学习,带着哥哥弟弟们发家致富过上好日子。于是,她成了著名的医界圣手,三个哥哥个个都成为大佬,就连弟弟也是个小天才!就在她涅槃重生,迎接崭新人生的时候。前世那个对她爱答不理的男人,却忽然黏上了她!陆燃很郁闷,以前那个总跟在他身后的小姑娘忽然要和他划清界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