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爱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唐朝生存手册之医疗篇

唐代算得上是医学发展比较快的时期,出了好几本对后代很有影响的医书、药书,有名医。不过整体上来说,医疗水平还是不高的。
首先,这个时代医巫似乎还有点不分家,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药王孙思邈的《千金方》里很郑重其事的记载了一些比如孕妇左臂上绑个红袋子装上弓弦,或是床底下偷偷放个斧头,满百天肚子里的女娃就会变儿子的“验方”——而且信誓旦旦的说,是做过动物实验(母鸡孵蛋)的。

孙思邈本身就是炼丹的大家,这时候的人依然相信丹药才是最好的药,唐代皇帝里一大半都吃过这玩意儿。只是,考虑到孙思邈活了一百多岁,还有唐代最爱炼丹的唐玄宗也活得蛮长的,这里面到底有什么名堂就不知道了——如果炼丹的人都吃死了,炼丹也不会流行到明朝那么远了吧。

唐代民间药店很多,药材业蛮发达的,已经很多“进口药”,有的药商还以会开方子闻名,可见后世医生坐堂,前店后厂的药店模式大概已经有了雏形。

民间的医生当然也多,还有外国大夫——不过从留下的记录来看,这些外国大夫技术好像不怎么样,一个给唐太宗炼丹制药,结果唐太宗很快就死了,还有一个给鉴真治眼睛,结果把鉴真治瞎了。所以,在唐代,请外国大夫,很危险。

唐代官方医疗机构最大的是太医署,不过这地方功能比较齐备,相当于最大的医学院+医院+药材基地。里面的医生分四科:医、针、按摩和禁咒(果然是医巫不分家啊)。专门负责上课的医师叫做“博士”,正八品。然后还有药师、药童啥的,除了开药,还要种药。

不过唐代最高级别的官方医疗机构呢,并不是太医署,而是是专门给皇帝看病的尚药局,分科啥的跟太医署一样,但同等职位级别要高,比如太医署的老大“太医令”是七品的,尚药局的老大“奉御”就是五品,奉御是两人,此时给皇帝看病的医生,叫“侍御医”,四人,从六品。司医,是他们的助手,五人,正八品。人家唐代的公务员制度还是挺严格的。但唐高宗时出现了例外,而且该御医直接开了唐代官员“员外同正”的先例——此话俺们慢慢再表。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官方医疗机构是药藏局,给太子看病的,相当于规模略小点的尚药局。

唐代有女医,专门为**服务,从官户婢里选拨,教育由太医署负责,主要学习安胎、外伤、针灸、按摩、禁咒等科目,基本是由博士“口授”(可见她们多数不识字),学期为五年制。住的地方则在尚药局旁边,封闭式管理,由专人看守。

另外,唐代的药物学、食疗养生观念都有所发展,但是,跟后来还是有一定距离的,可能与当时食物药物种类本身就还不够丰富有关;例如在当时的《食疗本草》里,没有“桂圆”这一条(有“荔枝”),对“麝香”的记载也没有导致流产和不孕的说明(反而在“梨”里郑重说明产妇不能吃)。总之,后世里我们认为的一些常识,在那时很可能还只是少数人知道的“秘方”。

唐代人的平均寿命不算长,不会超过29岁,婴儿成活率不会高于50%,即使不考虑婴儿夭折导致的平均寿命降低,唐朝生活富裕的成年人平均死亡年龄为59岁。对于天花、鼠疫、肺结核之类的病基本还没啥办法……所以,生活高风险,穿越须谨慎啊

热门小说推荐

指天

玄黄大世界。 无数远古的奥秘,传奇人物,法宝、、、、、、、、

七龙珠AF

预示: 第一章 : 翟寇篇 第二章 ; 神族大战篇 第三篇 : 干耳仕雅王子篇 第四章 : 人造木篇 第五章 ; 逆耳丹篇

七龙珠AF之斜克

以后会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呢? 请关注七龙珠AF之斜克! 这是我的第2部龙珠作品,以后会陆续推出新的!敬请期待,!求票收藏- -! 请关注另1个作品《穿越火线之生化狂潮》!

爱的徒劳

-------------------------------------------------------------------------------- 腓迪南 那瓦国王 俾 隆 朗格维 杜 曼 国王侍臣 鲍益 马凯德 法国公主侍臣 唐·阿德里安诺·德·亚马多 一个怪诞的西班牙人 纳森聂尔 教区牧师 霍罗福尼斯 塾师 德尔 巡丁 考斯塔德 乡人 毛子 亚马多的侍童 管林人 法国公主 罗瑟琳 玛利娅 凯瑟琳 公主侍女 杰奎妮妲 村女 群臣、侍从等 地点 那瓦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